11.7号就正式进入立冬了。立冬之后,日照时间将会继续缩短,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。关于立冬的知识,你知道多少呢?快来和轻喜到家一起认识一下立冬吧!
一、立冬由来
立冬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,斗柄指向西北方位,太阳黄经达225°,于每年公历11月7-8日之间交节。立冬是季节类节气,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。
立,建始也;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。立冬,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,万物进入休养、收藏状态。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渐变。
二、立冬习俗
1、吃饺子
有俗语说,“立冬节气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。”在北方,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,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,人们认为吃了它,冬天耳朵就不受冻。此外,饺子谐音“交子”,意指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。
2、贺冬
贺冬亦称“拜冬”,在汉代即有此俗。每逢此日,人们更换新衣,庆贺往来,一如年节。如今,我国许多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有了创新,如办冬学、拜师活动,都在冬季举行。
3、冬泳
在黑龙江、河南、江西等地,立冬之日,冬泳爱好者们会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。冬泳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,是冬季人们喜爱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。
4、补冬
立冬后,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。草木凋零,蛰虫休眠,万物活动趋向休止。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,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。
三、立冬养生
俗话说:“立冬养生好,一冬病不找”。立冬之后,五行属水,好好保护自己的肾脏,这是一切的根本。肾属水,肝脏属木,水能生木,冬天好好对待肾脏,过了冬天,肝脏就能得到很好的保养。
【暖身驱寒】
饮食上可以适当增加蛋白质、脂肪的摄入,以抵御寒冷。可通过食用鸡、鸭、鱼等补充蛋白质。桂圆、韭菜、核桃、松子等也适宜在冬天食用,有助于益气驱寒,提高抵抗力。
【添衣保暖】
初冬穿衣要注意保暖,尤其要注意三个地方的保暖:
一是足部保暖,“寒从脚底生”,鞋袜要保证干燥温暖,防止寒气侵入;
二是腹部保暖,冬季是肠胃病多发时期,要注意腹部防寒,秋衣秋裤可以安排上;
三是背部保暖,可以穿背心等衣物护背暖背。
【运动锻炼】
寒冷冬季,适当活动筋骨,有利于强身健体。在运动前,要记得做热身活动,如伸展肢体、慢跑等,使身体微微出汗后,再进行其他运动。
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跑步、八段锦、太极拳等温和运动。锻炼过后,注意保暖,以防感冒。
为您推荐
热门文章